公路车一年多骑行总结

是时候来个总结了,入公路车也有个一年多了,21年夏天入坑,一直保持高频率的骑行活动和训练,这一年多,也算是收货满满了.

首先说一下车子吧,入坑的时候买的鲁贝,105套件,铝轮,买回来立马就各种升级,换轮组,换弯把,换座包,换中轴上功率计,最后还把105套件也升级到顶级9170了,反正除了架子,几乎全上顶级.鲁贝是一架舒适向长途又不失竞技能力的车,定位是有些奇怪,说他瓜车(GRAVEL BIKE)他又不全是,胎最大支持到35C,可以轻度瓜,现在的公路车胎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细了,主流行28C其实也能轻度越野,所以鲁贝的定位就不上不下,非SWORKS版本的鲁贝即使其他东西升级到顶级整车重量也在7.8KG左右,所以鲁贝对于我来说就属于休闲骑系列,平时拿来通勤,市内溜腿,骑个短环线什么的,倒也舒舒服服.

所以很快我在22年初就入了第二台公路车,闪电SWORKS SL6 超轻版本,整车在闲鱼二手入的,直接一步到位全是顶级,装个逼换上CS大鸡腿,然后换上禧玛诺碳破风弯,后来还升级到最新的RAPIDE CLX第二代轮组,最后还把SL6头管切了,落差扩大,骑行风格更加激进.其实买第二台公路车,主要是慢慢了解到自己的一些骑行需求了,我开始想去参与一些团队拉扯,在长距离的爬坡中能够更快,一切都向着更加竞技的方向发展.于是更好的装备,更激进的设定成为了第二台车的要求.SL6是一台很好的综合型车,架子很硬,因为是SWORKS的超轻版本,加上别的顶级装备下整车重量是6.8KG,在爬坡的时候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参加长途骑行以及需要拉扯上强度的活动大都用SL6.

第三台车子其实在2022年下半年的时候就已经在物色车架了,因为觉得气动车非常帅,加上大量的训练后能力变强了想试试气动车的高速巡航效果,佳能戴尔系统6的样子我非常喜欢,而且也很想感受一下佳能戴尔这个品牌的产品,一直在闲鱼找车,也萌生去订一台新车,主要是鲁贝的几何和骑行风格和SL6差不多,想着把鲁贝的车架拆出来其他东西移植都新车架.但找了大半年都么有找到合适的,最终在23年3月遇上自己喜欢的涂装合适尺码成色也很好的车架,所以…就和鲁贝说再见了,换成佳能戴尔系统6,2020年RAPHA队版51码,架子买回来就把RAPIDE CLX二代轮组换给系统6,然后头管切掉弯把降到最低,因为是把鲁贝的套件座包移植过来的,所以装好车后没有什么需要升级的,系统6 51码尺寸应该非常适合我的,骑行明显感觉比SL6更加舒服,虽然是气动车,落差也比SL6大,但长时间骑行身体的负荷感觉确实比SL6轻松一些,所以感觉更加的舒服.不过因为是气动车,系统6现在配置下来是7.9KG,比鲁贝还要重,在爬坡时这种感觉尤其明显,需要更高的功率来推动,车子感觉反应慢了半拍,不过优点是高速巡航相当稳定,而且气动效果确实比SL6要强一些.最后我给系统6来了两个非主流升级,一个是装上休息把,一个是装上封闭轮.

休息把肯定是一个作弊神器,趴下去,腰和手都很舒服,而且因为趴下去后核心的力量和腿的力量结合的更好,发力非常舒服,然后气动带来的优势无与伦比,速度+3肯定是没问题的.但问题就出在因为大组车的座包,压前列腺,所以如果要长时间使用休息把,得换个TT座包才行.

封闭轮的话,以我现在的功率能力,好像对我没有提升,只能说颜值上有增加而已,骑帅不骑快,封闭轮需要时速在45以上才会有明显的收益差异,要45以上的速度功率至少要巡航300W以上,哎,还得练…

说说公路车训练方面,当初选择踩车这项运动,其实无非就是两个目的,一个是减肥,一个是踩车更加贴近环境,对于逛逛来说,踩车绝对是最能了解一个地方的最好方式,这种运动对于我来说其实蛮解压的.我享受在路上的感觉,可以放空自己,啥都不需要想,专注在路面和自己身体的控制,非常解压.

减肥的效果肯定是非常迅速,半年时间我就减掉了20斤左右,不过现在体重来到73kg左右就稳住了,体型上慢慢出现肌肉男的方向,再减重已经非常难,因为骑行的运动量很大,摄入也变得更多,不过下降空间还是有的,体脂占比还是高了些.不过可能需要更科学的训练和饮食控制.

骑行半年后开始入手台子,黑练就此开始,每周保持500左右的TSS(运动负荷量值),每个月的公里数都是1000KM+,这里我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有氧训练上,不过出门骑还是看队友,队友骑的快自然就上强度一些,队友慢自然也是无效骑行也多.倒是系统课程训练是基本没有的,因为想着骑车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减肥减脂.不过应该接下来的骑行训练要慢慢转入系统的课程训练了,这几个月的有氧骑行堆量感觉自己已经进步非常慢,虽然长途能力很强,但毕竟还是属于原地踏步,而且体脂貌似也减不动了,倒不如试试别的方法.FTP现在大概在250W左右,3推多一些.

除了踩车之外,我很庆幸在入坑公路车恢复踩车这个我最喜欢的运动中,认识了很多值得一辈子深交的朋友,和朋友们一起踩车,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景,惬意的吹风甚至是极端的天气环境,大家共患难甚至是共生死,也许这对我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1000公里

公路车已经有了一个月左右的经验,回头看7月,经历还是满满的.

首先是公里数,7月单月破1000公里的里程,其实算是我的目标,一个月要保持1000KM的里程数,有了足够的公里数后,对公路车的骑行我的经验积累的非常快,在路上的感觉越来越好,相比以前山地车的骑车频率明显高了很多,而且因为现在的速度变快了,省力了,所以活动半径自然也变得比以前更大更远.现在出车没个50KM以上都觉得体力没有怎么消耗似的,囧…

车子在这个月也做了很多次大的调整,轮组在7月中旬的时候就换了闪电自家的碳刀CL50,算是次顶级轮组,之所以没有直接上最顶级轮组,一是觉得自己的能力用不着直接顶级,二是价格实在是太高,好吧是我囊中羞涩.本也没打算在器材上投入太多.不过后来因为骑行距离多了后,基本已经适应了公路车的骑行姿势,觉得可以挑战更加激进的姿势,所以又升级了碳纤维的弯把,装上禧玛诺的VIBE PRO内走线弯把,顺带把原车的线和油碟的油也全升级了,现在的车头走线算是非常完美,虽然比不上全内走线,但也算比较简洁.最后是锁踏和锁鞋,直接上了次顶级的套,很幸运还没出现零速摔,有几次差点点就零速摔了,被我原地跳车解救了下来,其实也就停车的时候不能贪图方便,还是要解锁勤快一些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危险,在车子移动后上锁后的好处是绝对的,人车一体后,输出功率,控车都上升了.

其实一开始骑公路车时,身体的各个部位还是非常不适应,腰酸背痛,手疼,手的虎口更是磨掉了皮,后来自己学习调整骑行姿势,微调座包前后,每天练核心力量,现在骑行已经非常舒服,不过几十公里还是要稍微休息休息,手依然比较僵硬,核心力量还需提升.上两周换了弯把后,落差又下降了几厘米,所以手的压力又大了许多,继续慢慢适应和调整吧.

自从骑公路车后新认识了一班爱好骑行的好基友,每天大家都在约骑哪里哪里,无奈最近一个月天气都很不稳定频繁下雨,在忽雨忽晴中寻找着出车的机会也是非常的愉快的.

自从上了碳刀后,骑行进入了另一块领域,速度明显比以前更快了,高速巡航比以前更容易,而且换了碳刀后直接上了真空胎,用的是马牌GP5000,路感比以前好不知道多少倍,不过比较担心的是如果遇到扎胎应该原地是很难救援的只能货拉拉回车店了.

好吧,之前也说过没打算在器材上投入太多,但是统计了一下,这公路车到现在,包括车子的升级,两三套车衣车裤,新的骑行帽,哦说到帽子,之前的骑行帽戴了七八年了,里面衬套早烂了,现在咬牙直接上最顶级的帽子,买的闪电的透气超轻的那款,最后加上什么车前灯尾灯,水壶,码表,手套等等,金额已经去到了4W.远远超出我之前的预算.呵呵哒.不过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看着车子一步步成为自己心中想要的样子,那种感觉真的非常美妙.

最后说说体重,从原来的83KG掉到了现在的77KG,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其实也没有在吃的方面进行任何的调整,纯粹靠大量的运动把体重掉了10斤,接下来还是要控制一下饮食,配合科学的运动方法,目标是65KG.加油吧.

卖掉了爱车

自从入了新车,公路车为我打开了一片新的骑行世界,上周上了锁踏后更是进入一片新的境界.然后山地车基本不会再骑,于是我把爱车好好清洗干净做了深度的保养,拿上摄影灯拍了一组不错的特写相片,摆上闲鱼,上了一个不便宜的价格,心中想毕竟是一部8年的老车,应该看上的人不多,能看上的一定是和我有相同理念的人.

其实问价讲价的人不少,我都是二话不说回绝了,这周突然有个人说很喜欢我的车,想上门看看.

周末正好抽空,让对方过来看车,是个高个小伙子,他牵车出去试骑了几米,立马就说没问题买单提车,不知道为什么之前一直想着卖车也没啥感觉,毕竟以后骑山地车的机会应该很少,家里也没地方摆两辆车,但看着陪伴我这么多年的伙伴即将离我而去,心中有好多不舍,看着别人开开心心的牵着我的爱车上电梯,突然之间泪水涌上眼眶,其实我一直送他上电梯其实也是对爱车的不舍,看着我的好朋友消失在电梯门关上的一刻,心中真的非常非常失落,我知道我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了.

回想这么多年,这车陪我走过很多的地方,两次肇庆行来回,多少次夜骑火炉山,龙洞后山,会展中心竞速大小圈,帽峰山之行,摔车下山崖,无数次大学城环圈,佛山千灯湖,二沙岛刷圈,各种刷街,在广州大小街巷中穿行,这部美利达挑战者300一直非常可靠的陪伴着我,我也对他百般爱护,经常洗车保养,现在已经8年还如同新车一样.

永远也忘不了和这车去过那些经历,心中有多少不舍,无奈,但我知道这一步终究要迈过去,愿我的爱车能在新的主人手中继续得到好的对待吧.

公路车熟悉中

因为买了新的公路车最近是疯狂的在补这方面的知识,研究装备,骑行姿势,保养技巧,路线攻略.然后也在不停的剁手,一大堆配件骑行装备林林总总加起来价值也不低了.

新的公路车有100KM的经验了,骑行方式和山地车很不一样,首先是速度是肯定变快了,但是回来看数据,平均速度和以前几乎一模一样,这里也和我的使用场景有关,毕竟多数走在市内,快不起来,然后是毕竟新车,控制还不熟悉,很多时候还是留有余地,不像山地车,几乎全程都在爆,能去多尽就去多尽.所以平均速度并没有变快.这几天一直在微调车子的设定,座包高度,前后距离,骑行的姿势,但还是难以避免的出现手痛腰痛的情况,手痛是因为还是不习惯大量的重力在手上,虎口的压力比以前大了太多,然后是腰,30KM以上就会开始腰酸背疼,相信也是骑行姿势不够标准和不熟悉的缘故.不过其实还好,50KM单程下来还是挺舒服的.

昨天咬牙买了锁踏和锁血,准备上锁,之前本不打算上锁的,毕竟平时在市内路况多,急停的情况挺多的,频繁上锁解锁很痛苦,但我知道迟早要上的,好好练习上锁的姿势. 锁踏用的是禧玛诺R8000,锁鞋也是禧玛诺的,RC7.配置算是次顶级,之所以选择禧玛诺,是希望第一次上锁,还是上禧玛诺这种比较耐用扛操的.过几天到货后再去店里装和调整一下位置什么的.

入手Specialized Roubaix 21

剁手了,终于没忍住,我就知道.下午去了一趟闪电专卖店,和店员聊了半小时,就已经很确定我要买闪电的车了.

和店员聊的是打算找一辆52码的TARMAC,105套件的整车,黑色,店员说过几天才能回复我.我回到公司后对闪电车各种研究,发现了ROUBAIX这款车,是闪电的10代碳纤维车架,这车是属于长途车,偏舒适向,骑行姿势稍微比TARMAC没那么战斗向,但我知道我更喜欢的是长途跋涉的骑行,而且去的地方很多都是不确定的,ROUBAIX车型更适合我的用车场合.

和店员微信聊了一下,惊喜的发现店里竟然有ROUBAIX的52码现车,105套件,黑色,车子的涂装我很喜欢,全车各方面都非常满意,唯独头部有些不完美,ROUBAIX的车把是稍微往上提高了几厘米的,虽然这正是长途车舒适向设定,但毕竟这提高的几厘米就已经和坐高平行了,战斗姿势稍微会弱上了一点点.不过没关系,依然可以通过后期换车把和换把立解决这个问题,但就骑行来说,这个对我来说并不是问题,如果长途的话姿势舒服了比看起来战斗姿势更加重要,毕竟舒服了才能持久,如果骑行很痛苦,即使再快也难以坚持,甚至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也不定.

全车下来18990,送了一些东西,要了碳纤维的水罐架,手套,内胎,雨伞,袜子,囧…其实都是一些没什么特别作用的,我打算骑一个月左右就考虑上锁鞋.到时再说吧.

走的时候遇上暴雨,等了一会才能让车车上后尾箱,店员的服务非常好,冒雨帮扛着车子出来放车尾箱,这闪电店的服务就是舒服,我打算以后调车也去这店里去弄.骑一段时间再考虑升级什么的.回家后装上抓脚的脚踏,头部装上手机和电筒一体架,尾灯,上称看了一下乖乖也去到9.7KG了,这还没放水壶呢,这12PROMAX和电筒真心重啊.加上水壶妥妥的整车10KG,记得在店里斋车不含脚踏店员称的是8.61KG,这配件加上去多了差不多2KG了哎…

hat

A lady went to a hat shop to buy a hat. As she was very fussy, it took her a long time to pick on one。

Already at the end of his patience the salesman was afraid that she might change her mind again so he tried to flatter her: “An excellent choice, madam.You look at least ten years younger with this hat on!”

To his dismay, the lady took off her hat at once and said: “I don’t want a hat that makes me look ten years older as soon as I take it off. Show me some more hats!” 

Radio and television

Radio and television are very popular in the world today. Millions of people watch TV. Perhaps more people listen to the radio.
The TV is more useful than the radio. 
On TV we can see and hear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But radio isn‘t lost. It is still with us. 
That’s because a radio is very small, and it‘s easy to carry. You can put one in your pocket and listen to it on the bus or on your bike when you go to school.

换上CN2 GIA

用了好多年的搬瓦工CN2服务器今年终于决定不再续费了,换上CN2 GIA的机器,价钱贵了好几倍,但相对CN2好的太多了,任何时间段都很稳,虽然速度也并不快,但对于一个网页服务器来说,没有比稳定更重要的了.

换上CN2 GIA自然就重新部署了环境,我还把首页X3系统一并更新然后打算重新构建内容,反正都是一个做个自己看的网站,索性放一些自己会欣赏的东西,包括歌曲,图片,视频,或者是一些没有什么具体目标或者没营养的东西.

之前BLOG因为CN2速度太慢或者被墙有一段时间移回了国内的阿里云放着,但因为不能连接国外的服务,而且WP3更新也遇到了挺多问题,所以又移回了CN2,这次升级到CN2 GIA让BLOG访问更加舒服.

WIN10蓝牙音箱无法调节音量解决

问题描述:如果你用windows连接你的蓝牙设备,无法调节音量,那么继续往下看。
问题原因:从1803版本开始后,WIN10调整了蓝牙策略,默认启用了蓝牙绝对音量,但却没有提供对应的关闭选项。


国外论坛找了会,总算找到解决方案:

1、win+r,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
2、进入路径:计算机\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ontrolSet001\Control\Bluetooth\Audio\AVRCP\CT
3、找到DisableAbsoluteVolume值,修改为1,如果没有,右键新建DWORD32位,建立对应值。
4、重启。

20200222 RIDE RECORD

其实自行车一直都被家里人说不如卖掉吧,放在角落闲置了好几年,哎…心酸…

今晚终于找到机会,这几天天气转暖,直接把自行车塞到车尾箱,驱汽车去大学城,放下自行车来上一圈.上车了才知道自行车才是我最喜爱的运动,感觉好到爆棚,只是…许久没这样运动了,爆发差,持久差,完全是菜腿…

数据方面,一圈时间49分钟,中间休息了2次喝水,全程没有爆发和特别拼,算是很缓吧.

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学城环圈极少人,骑自行车的一圈下来一个都没遇上,行人不超过10个,感觉就是包场了.大学城的左下角的路依然还在封闭,也不知道施工到什么时候.

之前一直就想着这样去大学城骑车,这也许是能比较安全骑车的唯一的地方了,毕竟现在市内骑车的交通安全问题实在是严重,加上我这种上车就忘形的类型且更加危险,所以先汽车到大学城再骑车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方式.有机会继续吧.